原住民一年一度豐年祭慶祝豐收,同時也歡度新年,但桃園市政府今年五月至十月在平地原住民居住的都會區,舉辦廿三場大大小小豐年祭、歲時祭, 族人感嘆「好像過四個月新年」,更憂心豐年祭會變調,淪為商業活動。
桃園市府在都會區舉辦的豐年祭,山區原住民說「基本上我們不會參加」;他們說,看到都會區原住民歡樂舉辦豐年祭及歲時祭儀,再對照山區原民生活環境基礎建設缺乏,不禁讓人有「政府有錢辦活動,沒錢修路修房子。」之感。
復興區地方人士說,要山區原住民參加都會區活動,除了距離太遠不方便,過去不佳的擺攤經驗也讓他們卻步;山區原住民對頻繁豐年祭愈來愈無感,還憂心都市豐年祭已淪為「住在平地原住民」的商業模式。
從小在中壢長大的的林先生說,偶爾會隨父母親回原鄉部落參加豐年祭,但近年看到都市中不少活動與部落一年一次豐年祭不一樣,「感覺有點辦太多次」。
記者今年採訪三、四場都會區豐年祭或歲時祭,發現現場不到兩、三百人,且多半是相關單位動員,少見年輕原住民參與。但桃園市政府原民局解釋,活動人潮來來去去,估計每場歲時祭至少都有上千人參加,雖參與活動者鮮少青壯年原住民,但藉由活動應可增加族人間互動。
新竹縣尖石鄉阿美族高姓頭目後代說,現在年輕人較願意回原鄉參加祭典,都會區的豐年祭像派對,較多聯誼性質,活動少見文化精髓;原鄉的祭儀活動有階級之分,每個人角色紀律嚴明,氣氛嚴肅,但都市的祭儀較寬鬆,甚至歡樂許多。
桃園市原住民人口超過七萬人,占全台四分之一,往年各鄉鎮公所每年五月舉辦豐年祭,市府為尊重原住民十六族,今年起增辦各族歲時祭儀。
今年五月到十月,除山地復興區外,平地原住民散居的十二區各辦一場豐年祭,加上十場各族歲時祭儀,及十月底登場的一場大型聯合豐年祭典,共舉辦廿三場大小祭典,平均一個月四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