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主題為「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今天也是蔡英文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後的第二九一天,原民在凱道抗議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第八十五天。轉型正義在哪裏?殖民治理是否依舊呢?雙方理解的差異的是這二○六天呢,或是六千五百年與四百年這兩種史觀的距離?
四月八日台大原民中心和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辦了一場殖民/解殖博物館的工作坊。
「博物館」常被視為殖民治理的體現機制之一,但涉及一種更為細膩的殖民治理手段,比如將人群作為研究客體,透過分類及展示,遮蔽在演化論下,建立高下尊卑的種族論述,從而也定義了誰是誰,誰是原住民、誰又不是原住民,體現的堪稱學術殖民。
如同工作坊討論到日本NHK影片爭議。NHK二○○九年播出系列反省日本殖民思維的紀錄片,其中一集描述日本殖民政府一九一○年帶一群排灣族人去倫敦英日博覽會展演其生活方式,並以「人間動物園」這個殖民地研究/文化研究中對此展示方式的描述詞當作影片標題,但到了台灣,這個詞卻像脫離時空脈絡,被理解成(當代)日本人認為「原住民是動物」,而有跨海訟訴。
無可諱言,一九一○年英日博覽會的台灣相關展示,的確是殖民治理的展示的切片,是日本為脫亞入歐安排的一個環節,日本的殖民展示與西方列強沒太大差別。誠然由原住民自己談解殖深具意義,但壓迫者不也應主動反省,還是連道德責任的遮羞布都懶得遮?
呼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原住民族相關展示,除應避免學者以普世價值的美感占用原住民族文化的詮釋權外,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論述,是否在「我們還存在」的展示路線外,也嘗試告訴主流社會其他事實呢?屠殺與同化這兩種路徑,皆是「難以言說的事實」,而這卻是必須被說出的事實。唯有說出,才能讓事件可被理解,也才有可能被療癒。
期許博物館在族群文化復振中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主動釋放權力,主動將機制變為友善、公開、透明,更應主動做出回應,讓原住民族人得以與自己社群祖先之物連結,而無重重阻礙。總統已經道歉,但應該說道歉的是否不只一位呢?族人也許想問,我取得我部落的照片,為什麼要付費呢?解殖是一個歷史的必然,但也需要一個應許的社會氛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