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08 Thu 2015 12:05
苗栗縣新住民人口數是全國第二高,國際扶輪社出資八十萬元
苗栗縣新住民人口數是全國第二高,國際扶輪社出資八十萬元,在後龍鎮海寶國小打造新住民學習中心。而歌手羅時豐是苗栗子弟,捐贈十四萬八千九百五十元給苗栗縣義消,做為添購設備或訓練之用。
國際扶輪社三四八○及三五二○區的「十全十美團隊」出資八十萬,請建築師社員莊國村等人,在海寶國小打造融入越南、印尼等元素,打造出新穎的新住民學習中心,讓新台灣之子擁有完整的教育。
縣長徐耀昌說,目前縣內有一萬七千名新住民,比原住民一萬一千人還多,新住民讓台灣文化更多元,縣府會持續關注新住民領域的政策。
- Oct 08 Thu 2015 12:04
今年7月環評大會審查台東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
今年7月環評大會審查台東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因卡到海岸管理法相關規範尚未完備,大會決議暫緩審查。今天環保署將審查滿地富遊樂區開發計畫的變更內容對照表,環團昨呼籲,東海岸開發案皆應比照前例暫緩審查,同時應檢討通過逾5年的老舊環評案,以彌補疏漏。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黃斐悅表示,滿地富遊樂區位於台東縣成功鎮的基翬部落,緊鄰三仙台自然保護區,與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美麗灣渡假村一樣都位在東海岸保護區及原住民傳統領域,開發面積達10.41公頃,預計興建200間房,在13年前已通過環評。
- Oct 08 Thu 2015 12:03
「只要給他們舞台,他們就能發光!」魏尚斌形容
台東縣關山工商圖書館主任魏尚斌與台東縣池上鄉大坡國小總務主任謝文仁,今年雙雙獲得大愛菁師獎,兩人都想為孩子找到舞台,付出的心力讓人印象深刻。
魏尚斌在台東教育界服務26年,分別在關山國中、台東女中及關山工商,帶過原住民專班的他發現原住民孩子未必都能顧好課業,但有其他才藝值得被發掘。
「只要給他們舞台,他們就能發光!」魏尚斌形容,有的學生走直線可能會很吃力,他就鼓勵他們走圓形,耗費的時間可能較久,也會比較辛苦,但終究能夠走到終點,為自己圓夢。
- Oct 06 Tue 2015 01:21
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然而這項珍貴的刺文傳統正逐漸凋零中
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然而這項珍貴的刺文傳統正逐漸凋零中,為保存及記錄瀕臨失傳的文化傳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屏東縣來義鄉公所(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合作策辦「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自104年10月6日至12月6日於臺博館展出。展示內容包含來義鄉耆老手文的珍貴影像、口述採訪影片及排灣族木雕人像等展示物件,期望透過展覽推廣排灣族手文傳統,讓民眾能近距離欣賞及認識排灣族手文文化。
在排灣族語中,文手和文身都叫做:'iveci'e (發音:依福吉/ i-vu-dʒ)。男子刺文在身體上半身的胸、背與手臂部位,女子則刺在雙手背上。對傳統排灣族人來說,接受刺文是榮耀,也是身份的象徵。排灣族刺文講究的是「文如其分」,不同的出身家族、階級與身份各有不同的圖案。因此,排灣女子手背與男子身上的刺文,就像服飾上的文飾、木雕上的圖案一樣,是一種身份的符號與階級權利的象徵,反映著排灣社會裡階級分明的階序理念。
在日本時代及國民政府時期,排灣族的刺文傳統遭到當局的禁止而逐漸式微。唯有在屏東縣的來義鄉,於戰後政權交接之際,出現了短短2年的權力空窗期,傳統部落的宗長家族趁此鼓勵族人回復傳統刺文,當時在家長的鼓勵下,有不少部落的女性受刺手文,其不僅延續了排灣族珍貴的刺文傳統,也使得屏東縣來義鄉成為全國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在屏東縣現存手文耆老當中,來義鄉就佔了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人數。稱得上是排灣手文耆老的「故鄉」。
今天屏東縣來義鄉的三位手文耆老賴金蘭、李直英、黃吳百合及文身青年羅喬偉也遠從來義北上出席開幕活動,吟唱排灣古謠並與大家分享祖紋背後的生命故事。來義鄉的大頭目、宗長及靈媒也帶來祈福儀式,祈求祖靈保佑部落文化繼續發揚傳承。另立法委員簡東明及高金素梅,原住民族委員會族群委員曾華德委員、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王慧玲局長也特別出席展覽開幕典禮,並於致詞時對部落文化工作者利用在地的優勢及資源進行非物質文化資產的保存、記錄與推廣,拉近原住民在地傳統文化蘊涵與民眾的距離,表達肯定與支持。
臺博館陳濟民館長於致詞時表示,博物館為積極推廣原住民傳統文化,特別與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合作策辦排灣手文展,期望透過排灣族耆老們口述的生命記憶及手文所代表的內涵,傳承及保存排灣手文傳統及其在地精神,而透過展覽合作也讓博物館與原鄉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屏東縣來義鄉竇望義鄉長則表示,排灣族的女性文手是一項瀕臨失傳的文化傳統。60多年前,在屏東來義鄉族人有心倡導下,曾恢復了短短2年的女性文手。如今,當年文手的女子皆已邁入八十歲,排灣族的文手傳統再度面臨失傳。所以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的館員、族人及當地文史工作者,在重視母體文化的根源下,開啟手文文化的田野調查,訪談紀錄出身來義鄉手文耆老 (vuvu)的生平回憶,傳承瀕臨失傳的排灣文手傳統。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的駐館規劃員,亦是來義鄉的排灣族青年陳文山在101年端午節部落活動時,拍攝到鄉內好幾位文手的長輩,上傳網頁與臉書後獲得廣泛的迴響,於是他開始注意到這份得天獨厚,卻逐漸凋零的文化遺產。為保存來義鄉的排灣手文遺產,陳文山於102年邀集鄉內的族人組織志工,遍訪來義鄉的21位手文耆老(vuvu),進行田調訪談與攝影紀錄,並策展推廣部落手文訪問的紀錄。但令人遺憾的是,102年所採訪的21位vuvu中,如今已有5位過世了。
在排灣族語中,文手和文身都叫做:'iveci'e (發音:依福吉/ i-vu-dʒ)。男子刺文在身體上半身的胸、背與手臂部位,女子則刺在雙手背上。對傳統排灣族人來說,接受刺文是榮耀,也是身份的象徵。排灣族刺文講究的是「文如其分」,不同的出身家族、階級與身份各有不同的圖案。因此,排灣女子手背與男子身上的刺文,就像服飾上的文飾、木雕上的圖案一樣,是一種身份的符號與階級權利的象徵,反映著排灣社會裡階級分明的階序理念。
在日本時代及國民政府時期,排灣族的刺文傳統遭到當局的禁止而逐漸式微。唯有在屏東縣的來義鄉,於戰後政權交接之際,出現了短短2年的權力空窗期,傳統部落的宗長家族趁此鼓勵族人回復傳統刺文,當時在家長的鼓勵下,有不少部落的女性受刺手文,其不僅延續了排灣族珍貴的刺文傳統,也使得屏東縣來義鄉成為全國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在屏東縣現存手文耆老當中,來義鄉就佔了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人數。稱得上是排灣手文耆老的「故鄉」。
今天屏東縣來義鄉的三位手文耆老賴金蘭、李直英、黃吳百合及文身青年羅喬偉也遠從來義北上出席開幕活動,吟唱排灣古謠並與大家分享祖紋背後的生命故事。來義鄉的大頭目、宗長及靈媒也帶來祈福儀式,祈求祖靈保佑部落文化繼續發揚傳承。另立法委員簡東明及高金素梅,原住民族委員會族群委員曾華德委員、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王慧玲局長也特別出席展覽開幕典禮,並於致詞時對部落文化工作者利用在地的優勢及資源進行非物質文化資產的保存、記錄與推廣,拉近原住民在地傳統文化蘊涵與民眾的距離,表達肯定與支持。
臺博館陳濟民館長於致詞時表示,博物館為積極推廣原住民傳統文化,特別與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合作策辦排灣手文展,期望透過排灣族耆老們口述的生命記憶及手文所代表的內涵,傳承及保存排灣手文傳統及其在地精神,而透過展覽合作也讓博物館與原鄉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屏東縣來義鄉竇望義鄉長則表示,排灣族的女性文手是一項瀕臨失傳的文化傳統。60多年前,在屏東來義鄉族人有心倡導下,曾恢復了短短2年的女性文手。如今,當年文手的女子皆已邁入八十歲,排灣族的文手傳統再度面臨失傳。所以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的館員、族人及當地文史工作者,在重視母體文化的根源下,開啟手文文化的田野調查,訪談紀錄出身來義鄉手文耆老 (vuvu)的生平回憶,傳承瀕臨失傳的排灣文手傳統。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的駐館規劃員,亦是來義鄉的排灣族青年陳文山在101年端午節部落活動時,拍攝到鄉內好幾位文手的長輩,上傳網頁與臉書後獲得廣泛的迴響,於是他開始注意到這份得天獨厚,卻逐漸凋零的文化遺產。為保存來義鄉的排灣手文遺產,陳文山於102年邀集鄉內的族人組織志工,遍訪來義鄉的21位手文耆老(vuvu),進行田調訪談與攝影紀錄,並策展推廣部落手文訪問的紀錄。但令人遺憾的是,102年所採訪的21位vuvu中,如今已有5位過世了。
- Oct 06 Tue 2015 01:20
鹿野鄉龍田天主堂是台東縣第一座平地人的天主教堂
鹿野鄉龍田天主堂是台東縣第一座平地人的天主教堂,隨著教友流失,荒廢迄今二十年,鹿野地區原住民天主教友有意推動鹿野堂區的宗教之旅,扛起活化龍田天主堂之責,不僅整理展示早期神父留下來的文物,成為影像館,神父宿舍則變身成背包客棧,供旅人休憩之用。
台東聖佳琳原住民關懷發展協會秘書熙固‧達娜表示,該協會是由鹿野地區原住民天主教友組成,為讓民眾認識鹿野地區的天主教歷史,獲得花蓮教區主教同意後,四個月前開始整理修復荒廢多年的龍田天主堂。
- Oct 06 Tue 2015 01:18
有新住民媽媽對於孩子回外婆家,卻什麼都不會講感到難過
學校中的語言是單一的,但孩子們可能是新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吸收新知的同時,原鄉的文化如何保存也是亟需思考的議題。
《聯合報》報導,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台新住民超過50萬人,新住民之子有35萬人。新住民媽媽們最感嘆的問題是孩子對於母語的不熟悉,媽媽的話成了「沉默的舌頭」。有新住民媽媽對於孩子回外婆家,卻什麼都不會講感到難過。
除了新住民,客語也面臨類似問題,有學校老師發現,新竹縣算是客語地區,但全班會說客語的學生卻不到10%,另人擔憂。
- Oct 04 Sun 2015 23:21
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傳統體能競技系列活動
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傳統體能競技系列活動,今天照例在縣立體育場圓形廣場熱鬧登場。縣長魏明谷說,彰化縣雖沒原住民部落,卻有15個原住民族遷居彰化縣,證明彰化是包容性寬大、好生活的地方。
15個部落的長老和頭目聯合主持文化節開幕儀式,持小米酒敬天、敬地、敬祖靈,各族老少穿著傳統服飾,到廣場跳舞慶祝今年豐收,氣氛歡樂。
- Oct 04 Sun 2015 23:20
花蓮市國興里的嘎尼按部落推出以「香草」為主題的部落微旅行觀光遊程
花蓮市國興里的嘎尼按部落推出以「香草」為主題的部落微旅行觀光遊程,讓遊客享受香草芬多精、自製香草茶、香草餅乾,體驗香草阡插栽培法,享受被香草包圍的放鬆氛圍。
遊客漫步在香草花園,近距離接觸香草植物,還可以喝著自己泡的香草花茶;從花園摘採的香草枝枒,更可帶回家種植,讓香草之旅的記憶延續到家裡。
市所釋出部分閒置土地及公園綠地,提供嘎尼按部落栽種原生種植物及各類適香草,約一分地大小的香草公園,種植10多種香草植物,另有香草鹽、香草油、香草餅乾、茶包等加工品,希望帶動、行銷部落產業。
- Oct 04 Sun 2015 12:07
「還我狩獵權!」、「修訂國家公園法!」、「要求實質共管!」
「還我狩獵權!」、「修訂國家公園法!」、「要求實質共管!」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今日上午發起抗議遊行,號召百名族人徒步走進國家公園,要求太管處落實「原基法」、還給族人狩獵權,15日歲時祭儀將至,原定12天傳統狩獵祭受阻「無望」舉行,耆老忍無可忍,憤慨將要捍衛到底。
秀林鄉今年欲恢復3日至14日,為期12天的傳統狩獵祭,崇德村、富世村、秀林村及景美村因獵捕區域地跨「太魯閣國家公園」,公所連續行文縣府及太管處屢遭駁回,造成族人無法重返山林,被迫跨聚落獵捕。
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及太魯閣族自治籌備委員會,今日號召百名族人,向太管處陳情「落實原基法,還我族人狩獵權」、「盡速修訂國家公園法」、「要求落實實質共管」等三項訴求,並要求處長楊模麟30天內給予回應,否則將要再次發起千人抗議行動。
- Oct 04 Sun 2015 12:07
為加強照顧遷入都會區經濟弱勢的原住民中低收入戶及改善原住民居住品質
為加強照顧遷入都會區經濟弱勢的原住民中低收入戶及改善原住民居住品質,台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自今年度起新辦原住民中低收入戶住宅租金補助,目前已核定補助180戶,申請至10月31日止,目前尚有名額籲請把握;市府也規劃明年度將續辦,以減輕原住民族人的租屋經濟負擔。
相較於都會區,原鄉地區生活機能缺乏許多,考量就業機會、子女教育及醫療照護等問題,多數原住民自原鄉地區遷入都市,但大多從事勞力型工作,家庭收入普遍偏低,經濟狀況相對於一般家庭更顯弱勢,使原住民族人於住宅支出負擔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