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阿美族馬太鞍部落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阿美族姑娘黛碧.婼絲自製阿美風髮箍,貼上臉書後詢問度超高,她平常也戴著髮箍在部落活動,讓阿嬤們為之瘋狂,紛紛下訂。
黛碧.婼絲的母親曾學做族服,她也想結合手藝與創意,創造出現代人適合且常用的配件。黛碧.婼絲喜歡打扮,認為開發髮飾很有市場,於是和母親研究,將阿美族的波浪紋布條製成髮箍。
黛碧.婼絲表示,原想開發綁髮帶,但考慮綁髮帶容易脫落等問題,於是製成髮箍,母女倆戴著髮箍在部落活動、貼上臉書,引起訂購熱潮,連部落阿嬤們都愛不釋手,還指定要「亮綠色」,時尚感強烈。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形態改變,原住民年輕人在外求學、工作,影響母語傳承!十七世紀就見於荷蘭文獻的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昨天下午進行豐年祭「敬老」活動,六個壯年年齡階層逐一歌舞給頭目和長輩聽,還要準備給長輩的禮物,階層的代表得用族語致詞,但年輕人族語講沒兩句就卡住,只好「講國語」。頭目、耆老則鼓勵年輕人們「多講族語」,「阿美族的語言才是最美麗、最寶貴的語言」。
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傳統是女人掌管家庭、金錢,公眾事務由男性社會組織「年齡階層」負責,然現在女性也能加入階層。目前馬太鞍部落共十六個階層,每五年一級,由最「菜」的六個壯年階層,負擔部落主要的勞務工作,最年輕是Lasana階層(十九到二十三歲)、一直到Laonoc階層(四十四到四十八歲)。
自再高一級的Latomay階層(四十九歲到五十三歲)起,進入「長老階層」,負責指導壯年階層做事。至於七十歲以上到九十八歲的老年人共六個階層,稱「Kalas」長者階層,就是昨天壯年階層致敬的對象。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