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據

最近看到這則有趣的新聞,1949年,14歲的湖南省寧遠縣冷水鎮村民張蘭庭隨父親張土榮在藍山縣竹管寺行醫遇到解放軍發起解放藍山之戰。為轉移傷員,有位解放軍軍官借走了張土榮一匹行醫用的馬,留下借據時表示待仗打完後將把馬還回來 完整新聞 http://goo.gl/kSFQIW

讓我想到黃渤與導演管虎合作電影”鬥牛”故事剛好跟這新聞相反,「鬥牛」所講述的是在中國對日抗戰時的一個鄉村小鎮,為了要對抗日本,共產國際從荷蘭引進了乳牛給中國的八路軍,卻因為日軍即將攻陷而緊急撤離,僅留下這隻太過笨重,搬也搬不走的乳牛;村民七嘴八舌對這隻能生出許多奶好餵養村人和八路軍,卻在日軍空襲時太過笨重無法藏匿的動物議論紛紛,最後賴在村莊中的牧牛人牛二身上,在迫不得已只好肩擔起照顧乳牛工作的牛二,殊不知自己就這樣被捲進了和對日本、對同胞、對國民政府軍、甚至是對整個時代的戰爭。

鬥牛黃渤

這部電影讓黃渤成為台灣的金馬影帝,在電影中不僅將一個憨土的農民演入骨裡,還和千斤的乳牛共戲,配合動物的行動靈活轉變表演,難度之高,不得不讓人佩服,也憑著此電影打開台灣演藝圈大門,也讓台灣人看這位新科影帝。

420_af0821a350efad5268548616a4a98b82  420_3d1d7832bbd49fd6c979550ed618294f    

觀影心得:故事在對日抗戰時期,沒有向一般戰爭題材,沒有說日本軍人有多殘忍的屠殺,也沒有表示中國人如何英勇無畏的反擊或堅守崗位,只是道出戰爭的貧苦、死亡和無奈。

李安說過電影界有幾條潛規則,不要碰小孩,不要碰動物,最不能碰的就是水,鬥牛選擇是動物,跟牛對戲就真的是對牛彈琴,但黃渤精彩演技,巧妙的把其他角色(日軍、難民、土匪與國軍)與乳牛之間搶奪故事巧妙的串聯起來,好像人與牛之間可以溝通一樣,金馬影帝真的貨真價實。

鬥牛黃渤鬥牛黃渤
渤扮演一個狡黠卻守諾村民牛二,一顆炸彈滅村後,那唯一生存者就只有他和奶牛,然而這頭奶牛可不一般,是軍隊為受傷戰士提供營養的荷蘭奶牛。因奶牛不好移動,把它交給全村老百姓保管,為了保護奶牛,村長把寡婦九兒嫁給他作為附帶條件,使他最終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黃渤為了保護這頭牛,但不期而遇的日本軍人、飢餓難民、土匪們與國軍,紛紛打起了奶牛的主意,黃渤必須不停的鬥智鬥勇就是避免這頭牛被宰掉。多年之後,解放軍部隊路過山上,想把奶牛完璧歸趙。急著行軍作戰的解放軍軍官,以八路軍的名義把牛贈給了牛二,最後和奶牛在山上繼續過著隱居生活,也看見在動物身上反而體現了更多的人性,人身上卻暴露出殘暴無知的動物本能,可以說,這是一個喜劇式的悲情電影。

arrow
arrow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