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圈的輝煌歲月,其中動作片更憑着多變的設計、驚險的場面,打遍東南亞市場,其中的元彪(夏令震)就是當時的當紅武打明星,與師兄元華、成龍及洪金寶同為京劇大師于占元的門徒,是當時香港紅極一時的電影動作巨星,紅遍東南亞,但他選擇在影劇事業高峰時,舉家移居加拿大,電影作品大量減少,香港人逐漸將他遺忘,他卻強調:「我一直都沒有離開過!」
雖然元彪有一段時間移民到加拿大生活,還是持續的參與香港電影演出,像是2001年的《拳神》、2006年的《寶貝計劃》、2009年的《Laughing Gor之變節》和2010年的《越光寶盒》等,都可以在電影銀幕上看到他的演出。
元彪跟其他的武打明星一樣很早就跟師父學京劇,他是五歲跟隨師傅于占元在京劇戲班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學京劇,「那個年代,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輕易讀到書,而我本身又對讀書無甚興趣,於是爸爸乾脆送我去學戲,起碼可以學一技之長。」
元彪師傅于占元是上海知名的武戲教席,拜入門下,就一定要起藝名,于師傅就以其「元」字作為徒弟的藝名,于占元也創造出香港電影圈的武打明星「七小福」,而「七小福」的由來,源於于占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元樓(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周元俊)、元泰7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其實我們師兄弟等共有幾十位,大家都叫七小福,來讓徒弟增加演出經驗,而只有洪金寶(元龍)、成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及元泰繼續留在戲行發展的被傳媒稱為「七小福」,而元彪,成名後不像成龍、洪金寶般,另改藝名或用回原名,繼續以元彪之名在娛樂圈工作。
當時學戲不只要學演技而且還要練功,對於小孩來說是非常辛苦,「每天早上六點就要起床練功夫與練唱,吃午飯過後,又繼續練,直至黃昏,另外的師兄弟就要去動物園表演,11點才能回來,吃過飯就要睡覺,隔天又要6點起床表演或x練功。」要讓你過自己不喜歡的生活,還足足過了九年,因為當初要跟師傳學戲,要簽合約,並不是你想離開就離開。
元彪說他由學校畢業出來就與成龍、洪金寶一起在香港電影圈發展,跟隨大師兄韓英傑(于占元女婿)的班子當上武師,十四歲的他就開始電影武師生涯,很幸運不用當臨時演員,開始做明星武打替身工作,那時候工作最多的月份,有2000元收入/月,但也有過一個月裡面,只有1-2組戲開工,還記得在九龍油麻地平安大廈的武師工會,每天都有不同派系組合武師,在這裡尋找牆壁上的名單牌號,有沒有自己名字掛上,有就可以入片場開工去,沒有就回家睡覺。
後期終於有一些小成績,洪金寶當了武術指導,後面就有機會開始擔任男主角了,元彪首部主演電影是1979年的《雜家小子》,但是他不想做螢幕前的演員,一心想做幕後工作人員,想做武術指導,但是首次擔任男主角的電影的票房卻賣的不錯,總共賣了400多萬元港幣。
後面的《蜀山》、《波牛》等先後成功打入日本市場,還經常到日本登台唱歌,還被邀拍《孔雀王子》,在電影圈獲得了名與利,但元彪卻對之看得很輕,完成了自編自導自演的《西藏小子》後,在高峰時為了讓子女得到更好的生活環境及教育制度,選擇移民加拿大。
在香港電影圈打滾40多年,元彪看盡香港電影業的高低起跌,70-80年代,香港人沒有什麼娛樂,看戲是最主要的節目,他們會有期待看電影的心情,但現今的年輕人只要有智慧型手機,已足夠消磨時間,看電影已不是主流節目。」
參考資料https://lj.hkej.com/artculture/article/id/918415/%E5%85%83%E5%BD%AA%E6%96%B0%E6%AE%AD%E5%B1%8D%E6%99%82%E4%BB%A3
http://hokongsai.com/movie/YuenBiao/YuenBiao01a.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