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藝術帶入偏鄉,教育部補助各校,盼能達到「一校一藝團」,沒有零分也沒有100分的學習!位於台中山區的自由國小,外聘原民藝術家入校,利用大自然素材玩各類媒材創作,讓藝術學習融入原民生活與精神。校長劉文魁表示,原住民的孩子很有藝術天分,原創力又高,只要適度引導,表現不會輸平地的孩子。
自由國小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屬於特偏學校,該校有8成以上學童為泰雅族。校長劉文魁表示,全校有50位學生,中低收入戶及清寒學童比例偏高,偏鄉學校的藝術師資很缺乏,有社區藝術家的進駐,對原住民孩子的藝術滋養很重要。
劉文魁表示,一般老師沒有藝術專業,上課只限於紙上繪畫,但部落原住民藝術家潘守誠,一周到校上課一次,使用媒材多元、廣泛,甚至取自大自然,例如利用樹枝做立體雕塑,或是彩繪校園老舊、斑駁的牆面,也將學生的作品布置在校園中。原住民藝術家上課,較能掌握原住民孩子上課的節奏,進而引導孩子訴說創作理念。
劉文魁舉例,曾有個單親的孩子畫一隻狗和一條蛇,原因是父親是計程車司機,回家很孤單,平常陪伴他的就只有蛇和狗,老師聽了都嚇一跳,原來蛇也能當寵物,從繪畫中了解孩子平常不會輕易講出口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