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9 Wed 2017 11:44
高雄市大力培養青年返鄉從農,已有500名青年投入高雄的農業
高雄市大力培養青年返鄉從農,已有500名青年投入高雄的農業,原住民青年杜司偉與嚴思華,在型農培訓裡學到產品加值、品牌管理與行銷包裝的技巧,運用在他們經營的有機香水金針花與無農藥原住民傳統作物紅藜,成功為原住民農產品加值與鍍金。
杜司偉有著黝黑的膚色與開朗笑容,八八風災之後,放棄美國的學位與夢想,返鄉協助父親重建家裡農場,轉型有機農場,主要的作物是有機香水金針花。
透過自然農法耕作,在完全不使用化肥的天然環境下,杜司偉讓作物隨著自然天敵的食物鏈慢慢達到平衡,有機金針花經濟價值高,以自然農法種出來的「香水金針花」,口感好外,甜度也增加許多,運用在農業局型農培訓班裡所累積的品牌管理技巧,很快在市場上傳出好口碑。
- Apr 19 Wed 2017 11:44
61歲徐姓桃園市復興區山地原住民,去年12月在宜蘭頭城山區捕獲保育類動物白鼻心
61歲徐姓桃園市復興區山地原住民,去年12月在宜蘭頭城山區捕獲保育類動物白鼻心,還將四隻「野味」剝皮烤來吃,遭警查獲查扣器具並依法移送;宜蘭地檢署日前起訴,在起訴書內稱該器具「番刀」,「番」字敏感,擁有原住民身分的司改委員陳旻園相信檢方沒有偏見,但用詞不妥,檢方則稱,該用法純屬器具名稱,絕無他意。
起訴書指出,徐男是山地原住民,明知保育類動物不得宰殺,但仍於去年12月17日在頭城梗枋山區架設捕獸鋏,20日發現獵捕4隻白鼻心後以火烤去毛,再以自備的番刀宰殺取出內臟供食用;當日下午6點52分在路旁燒烤遭警查獲,扣得焦黑的白鼻心4隻、捕獸鋏8具、番刀一把。
徐男遭訊問時坦承犯行,檢方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起訴;但起訴書上寫的番刀用詞事涉敏感,先前擁有原住民身分的司改委員、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執行長陳旻園( Yapasuyongue Akuyana),曾在司改會議提及,番刀用法具歧視意味。
- Apr 19 Wed 2017 11:43
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
- Apr 19 Wed 2017 11:42
台大新聞所學生Nagao Kunaw昨在網路寫了一封「給立榮航空的公開信」
原住民不能用族名登機?一位具有原住民身分的台大學生,日前搭乘立榮航空從台東飛至松山班機時,用族名訂位,但在台東機場報到出示有中文姓名及羅馬拼音族名並列的身分證時,卻遭地勤刁難「為何不用中文姓名訂位」,並要求出示有效英文證件。該學生指出,內政部早在2003年就將身分證納入原住民族羅馬拼音姓名,「難道立榮比內政部還大?」
台大新聞所學生Nagao Kunaw昨在網路寫了一封「給立榮航空的公開信」,指他在16日使用台東機場的立榮自動報到機時,因顯示無法報到,所以轉而請人工櫃檯協助。但地勤人員找不到他用族名訂位的報到紀錄,就質疑他沒事先購票,並在他出示訂位紀錄且指是用原住民族名訂位時,質疑他為何不用中文姓名訂位,更指若要用「英文名稱」訂位,需要出示有效的英文證件才可辦理手續。
Nagao Kunaw表示,當時他對該名地勤人員指出,他的姓名不是「英文姓名」而是「族名」,他的身分證有族語名稱並列,質疑難道身分證在台灣不是有效證件?他表示,雖然他最後還是可以登機,但立榮地勤卻一再強調要以中文姓名訂位,他認為這種對待方式十分羞辱人,「難道族人沒權利使用自己的名字搭飛機?」
- Apr 19 Wed 2017 11:41
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體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徐石獅表示,身體佝僂的盧天成雖然年紀最大
全國春季常青田徑賽今天在花蓮舉行時,長者在運動場上賣力奔馳的身影,絕佳的毅力,帶來滿場加油喝采聲,地主隊花蓮代表隊更是「披金戴銀」,成為全場焦點。
中華民國常青田徑協會秘書長張灶生指出,花蓮由於交通不便,已多年未承辦全國性田徑賽事,此次排除萬難,由花蓮縣政府、穆拉德加捷生技公司鼎力相助成局,昨天起2天拉往花蓮縣立體育場競技,來自日本、新加坡、香港與台灣各縣市的年長選手400餘人一較高下,全場氛圍緊張不失溫馨。
其中,地主隊花蓮選手最多達101人,香港居次,也有65人與賽;年紀最大的是花蓮91歲選手盧天成; 縣府並頒發85歲以上常青選手11人參加獎,分別是吳德貴、張秋、林建宏、陳清福、吳春生、陳文昭、程方清、陳國衡、蘇耀讀、王朝謙、盧天成。
- Apr 19 Wed 2017 11:41
今天傳出有原住民學生搭乘立榮航空時卻使用族名訂位卻遭刁難「為何不用中文姓名訂位」
今天傳出有原住民學生搭乘立榮航空時卻使用族名訂位卻遭刁難「為何不用中文姓名訂位」,魯凱民族議會秘書長暨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院長台邦‧撒沙勒批評,這就是對原住民的歧視、姓名權的汙辱。
一名身分為原住民的台大新聞所學生16日搭乘立榮航空從台東飛至松山班機時,使用族名進行訂位,但在台東機場立榮櫃檯出示有中文姓名及羅馬拼音族名並列的身分證時,卻遭地勤刁難,被質疑「為何不用中文姓名訂位」,更要求出示有效英文證件。
- Apr 16 Sun 2017 07:07
2017年宜蘭綠色博覽會在生態綠舟園區打造噶瑪蘭、阿美族、泰雅原住民文化聚落
2017年宜蘭綠色博覽會在生態綠舟園區打造噶瑪蘭、阿美族、泰雅原住民文化聚落,展演迎賓歌舞,還有飛魚餐、小米醃肉等原民風味餐點,及木織橋、木造家屋、茅草蓋獵屋等,讓遊客體驗。
宜蘭縣政府指出,綠色博覽會規劃的「水原綠境」、「生命川流」、「噶夏學堂」等區都是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遊客可以搭乘鴨母船,感受噶瑪蘭族人的水路文化,體驗噶瑪蘭家屋獨樹一格的濕地文化,橫渡泰雅傳統圖騰祖靈之眼的木織橋,及欣賞阿美族人熱情的迎賓舞。
主題區有多項DIY體驗。其中,「飛魚夯一下」,可以感受每年4至7月間,黑潮帶進大量飛魚來到美麗的東澳灣,族人以物易物,換購飛魚文化,品嘗東岳部落著名的烤飛魚特產。
- Apr 16 Sun 2017 07:06
「叫阮ㄟ名,我叫大武壠族」,經歷莫拉克風災的高雄小林村民
「叫阮ㄟ名,我叫大武壠族」,經歷莫拉克風災的高雄小林村民,災後積極復振文化,爭取正名,透過歌舞天賦,把消失的古謠一首首唱回來,盼大家看見「大武壠族」的存在 。
「大武壠歌舞文化節」今天在日光小林社區登場,發表「太祖的孩子」古謠專輯,要喚醒大家對大武壠族的文化記憶。
新發表的四首古謠「喔依嘿」、「依阿搭賽」、「幫工戲」與「跳舞歌」,重現小林夜祭場景,也反映早年生活相互幫工的傳統。小林人放聲傳唱,傳遞追求「正名」的柔性主張。
- Apr 16 Sun 2017 07:05
昨天(11日)在新竹舉行開鏡儀式的「爸爸媽媽靠邊站」電影
昨天(11日)在新竹舉行開鏡儀式的「爸爸媽媽靠邊站」電影,劇照一曝光引發許多原住民不滿,痛批全部都是導演自己想像的,許多原民皆批評,昨天晚上看到新聞後十分驚訝,包括服裝等都完全錯誤,「看不到尊重」,立委高潞‧以用也批評,錯誤的理解和刻意的歧視一樣可怕。
曾拍過「卡那卡那富族」紀錄片的導演馬躍‧比吼表示,之前發生過多次類似的事件,但沒有人學到教訓,每次都是草草結束,包括國慶日、「大尾鱸鰻」等事件都是,希望社會能夠正視此一現象。他強調,目前台灣太多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但在高中教育3年內只有2個小時的課程,「是遠遠不夠的」。
卡那卡那富族族人烏那則說,昨天看到新聞時十分驚訝,所有的服裝都是導演自行想像,這根本就是呼攏原住民,這樣的電影放映後將會誤導別人對原住民的認知。
- Apr 16 Sun 2017 07:05
原民會表示,為了傳承部落傳統技藝,藉以提升原鄉產業競爭力
原民會表示,為了傳承部落傳統技藝,藉以提升原鄉產業競爭力,規劃辦理「106年度原住民族技藝研習訓練計畫」,總計推出6大類、22班專業課程,並於5月1日開訓。
原民會表示,「原住民族技藝研習中心」自從民國84年啟用以來,便成為國內原住民族專業技藝教育、培訓及推廣人力資源培育單位,原民會每年都依照國內產業發展之最新動態,規劃一系列專業研習課程,鼓勵族人活用本身既有文化技藝,轉化為豐沛產業能量。
今年度總計推出「琉璃工藝創作」、「部落旅遊導覽」、「織布工藝創作」、「行銷與加工技術」、「現行農法與精緻農業技術」、「友善耕作及有機農業」等6大類、22班專業課程,5月1日起在原住民族技藝研習中心正式開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