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卓•帕特森•巴頓(Andrew Barton Paterson)   

班卓•帕特森•巴頓(Andrew Barton Paterson)是澳洲詩人、記者、作家

班卓•帕特森•巴頓(Andrew Barton Paterson)班卓•帕特森•巴頓(Andrew Barton Paterson)

The Banjo是他家在依拉朗的一匹他所喜歡的賽馬的名字,被他後來用作筆名。

他著有很多關於澳洲生活的詩歌和民謠,特別是農村和內陸地區,包括他童年所在的Binalong, New South Wales地區,其著名的詩歌包括"Waltzing Matilda", "The Man from Snowy River" and "Clancy of the Overflow"。

其中“叢林流浪Waltzing Matilda”完成於1895年,後來在1903年被譜成民謠。因為曲風輕鬆又帶著一點點卑微和不羈的精神,被澳大利亞人所廣為傳唱,所以被稱為是「澳洲的非官方國歌」。

作為澳洲最受民眾喜歡的詩人之一,帕特森素有“牧人歌手”、“班卓琴詩人”的美譽,以“班尼歐”為筆名發表《雪河男子漢》(The Man from Snowy River)。

詩歌描寫的是一個來自雪河的騎手的傳奇故事:一匹名貴的馬逃掉了,馬主人懸巨賞要人尋馬,圍所有的騎士都趕到了,試圖從野馬群中把那匹駿馬分出來。

一個來自雪河的山中騎手騎了一匹瘦小的馬也來加入尋馬的行列,騎士都嘲笑他和他的瘦馬,野馬群奔到一處山崖峭壁的時侯,連最有經驗的騎手也勒住了馬韁,眼睜睜看著馬群夾帶著那匹馬遁入林中。

這個來自雪河的騎手卻獨自一人飛馬向前,如激流過川一樣沖下山崖,嘲笑過他的騎手們卻只能站在那裏驚恐地望著他遠去,後他終於把馬找了回來,是,雪河男子漢的這個傳奇故事為人廣為傳誦,詩塑造了澳大利亞騎手的豪邁形象,把內地的荒涼和美麗寫得給城市人帶來了真正的澳洲內地生活氣息,使人煥然一新,為澳大利亞人找到了自我。也使得時年26歲的彼德森一舉成名。因為在這之前,澳大利亞沒有象徵自己的獨特文化。

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6%9D%A5%E8%87%AA%E9%9B%AA%E6%B2%B3%E7%9A%84%E4%BA%BA%E3%80%8B

arrow
arrow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