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只有原住民食用的紅藜,近來因學界研究而紅翻天,消費群早已打破族群,成為養生者最愛,屏東縣今年要力拚100公頃,最特別的是,紅藜果實多達7種顏色,最近正逢採收期,紅藜田美不勝收,近年隨著遷村下山,如今平地也可見。
「紅藜田就是一場變妝秀,粉紅、橘紅、紫紅或是金黃等,只要變色就能採收」,屏東縣原住民特色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胡青娥正俐索地採收紅藜,她說,這幾年通路打通後,紅藜銷路確實比以前好,尤其是最近有學界公布紅藜的研究成果,詢問的人就更多了。
台灣紅藜是台灣特有原生作物,是原住民文化的一部分,不但可食、可戴、還可釀酒,過去只有山區原住民部落才種植,莫拉克颱風後,部分原住民部落遷往山下,紅藜田也跟著往山下遷,如今連平地可見。
屏東縣目前約種植60公頃左右,幾乎8個原住民鄉均有種植,其中瑪家鄉就達17公頃,縣府原民處計畫積極推廣,並輔導成立原住民特色農業發展協會,希望今年的種植面積能達到100公頃。
胡青娥說,瑪家鄉的地理環境十分適合紅藜生長,目前一年可採收2次,每年紅藜田開始由綠轉黃或轉紅時,就預告著採收的季節就要來了,她並說,除了綠色外,所有的顏色都可收成。
除了瑪家外,霧台鄉佳暮等部落這幾年也積極種植,「佳暮英雄」柯信雄這幾年和族人一起種紅藜,也種出了不錯的成績,目前產銷班就有40多位成員,他們還準備回到佳暮山區種植,讓紅藜田重返山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頭碎碎唸 的頭像
    老頭碎碎唸

    老頭碎碎唸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