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只有原住民食用的紅藜,近來因學界研究而紅翻天,消費群早已打破族群,成為養生者最愛,屏東縣今年要力拚100公頃,最特別的是,紅藜果實多達7種顏色,最近正逢採收期,紅藜田美不勝收,近年隨著遷村下山,如今平地也可見。
「紅藜田就是一場變妝秀,粉紅、橘紅、紫紅或是金黃等,只要變色就能採收」,屏東縣原住民特色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胡青娥正俐索地採收紅藜,她說,這幾年通路打通後,紅藜銷路確實比以前好,尤其是最近有學界公布紅藜的研究成果,詢問的人就更多了。
台灣紅藜是台灣特有原生作物,是原住民文化的一部分,不但可食、可戴、還可釀酒,過去只有山區原住民部落才種植,莫拉克颱風後,部分原住民部落遷往山下,紅藜田也跟著往山下遷,如今連平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