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許多人到原住民社區旅遊愛吃原住民食物,卻常無法吃到豐盛的原民餐,中華民國南瀛原住民社會關懷服務協會前理事長陳清雲推廣原民餐,到康寧大學餐飲系就讀碩士班,還帶領5族20多位原住民男女到校進修廚藝。
陳清雲表示,到康寧餐飲系就讀學習廚藝的原民4人讀碩士班,18人讀夜間部,他們希望提升廚藝改善原民餐,讓原民餐更多樣化,吸引到原鄉遊客品嘗 可以為原鄉帶來商機。
陳清雲是卑南族媳婦,現年67歲,目前就讀康大餐飲系碩士班一年級,另有阿美、卑南、布農、排灣、魯凱等族,其中3人就讀碩士班,18人就讀夜間部。
陳清雲表示,每一族都各有風味餐,有的名稱雖然一樣,配料卻不同,例如類似漢人粽子的「奇拿富」,排灣族和魯凱族都會在年節的時候包來吃;卑南族和阿美族都會煮糯米飯「阿拜」,作為男子外出狩獵的餐點,兩族加的配料不一樣。
她說,為了推廣原住民風味餐,選擇到康大餐飲系讀碩士班,而且鼓勵各族對餐飲有興趣的族人到康大求學,希望藉以提升廚藝,回到部落改善原住民風味餐,不但讓風味餐更加美味,也更多樣化,吸引越多的遊客到原鄉旅遊,提高族人的收入。
康大餐飲系副主任張秀杏指出,這些原住民學生都非常認真,學習以中餐為主,參考中餐烹調法和食材,可以讓原住民風味餐更加美味,也能有更多的變化。除了學習中餐,他們也會互相討論各族風味餐的做法,增加各族風味餐的品項。
她說,原住民到康大學習廚藝,如果成效好,能夠為原鄉帶來商機,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族人到康大就讀,讓原住民風味餐發揮更大的效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