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台第一座原住民鄉「納骨牆」昨在南投縣仁愛鄉新生村啟用,雖然翻轉原住民土葬的傳統習俗,但價格低廉也符合環保,這項「壁葬」新措施逐漸被原民接受。

由於公墓飽和、納骨塔用地難尋,內政部鼓勵縣市政府「舊墓更新」,補助興建納骨牆。由於設施簡單,不像納骨塔要申請各項執照、成本高,也免人員管理,收費低廉,包括南投草屯鎮等鄉鎮陸續以納骨牆取代納骨塔。
昨天在仁愛鄉新生村啟用的納骨牆共350牆位,比起動輒10萬元起跳的土葬,或3到10餘萬元的公有納骨塔位,每位納骨牆僅1萬2千元。仁愛鄉公所明年還要在春陽、萬豐、親愛等3個原民村繼續推行「壁葬」。
仁愛鄉有25個部落,目前往生者仍高達6成以上採用土葬。但山上土地有限,公墓已飽和,公所首次推出「壁葬」,讓民眾親人骨灰或骨骸可放入牆內,環保又好管理。
公所民政課長劉孝明說,原住民有「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不喜好火葬、樹葬,加上族人都有地域性,習慣死後葬在部落。因公墓飽和,為了不再與山爭地,才向中央爭取「舊墓更新」,經村民同意推出納骨牆。
公所表示,有了納骨牆,將鼓勵各村村民,針對9年以上的公墓可以「起掘」,將親人骨灰或骨骸改成壁葬,可釋出更多公墓空間綠美化。
仁愛鄉新生村成為全國首座推動壁葬的原住民鄉,南投率先推動壁葬的草屯鎮公所,還要推動樹葬,讓民眾有多重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