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今召開環評大會審查亞泥西部復礦的羅慶仁、羅慶江案,決議該案進入二階環評。
環團一早前往行政院抗議,指出目前全台至少有195個礦場,卻只有15%曾進行環評,許多山區礦場更侵犯原住民傳統領域,直批日前收到經濟部公文,回應「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與環署堅持環評立場不同調。
由於去年關西石灰石採礦計畫展開環評程序,反對開發的環團與居民一再要求行政院檢討西部復礦政策,並進行政策環評。6月,甫上任的環保署長李應元更明確宣示已著手推動水泥採礦的政策環評,且將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未來要將所有礦業展延都將納入環評,預計半年可內完成。
但日前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卻收到經濟部對於亞泥西部復礦案的函文,認為「尚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簡單以一紙公文,不但打臉新政府,輕易推翻環保署與林全內閣的政策方向,更澆熄了礦場周遭居民企盼數十年的礦業制度改革的一線曙光。
環團表示,比對目前台灣礦場區位和原民會傳統領域調查結果,超過8成的現役礦場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卻從未踐行原基法21、22條原住民族知情同意權和自然資源管理權,完全漠視並剝奪原住民族的權利。
環團強烈要求行政院監督經濟部配合環保署進行礦業政策環評,並全面展開礦業制度的改革。
對此,環署表示立場不變。環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環保署堅持立場,希望把礦業政策納入政策環評事項,會據理力爭,但仍尊重行政院的拍板。
審查會議上,業者委託簡報的新陽工程舉出,日本大分、福岡縣等地礦場都在市鎮旁,美國阿拉斯加州礦場裸露程度更勝他們的工地,強調他們的炸藥使用、水保程序皆符合政府標準,施工地會距離民宅290公尺外,一次開採面積2公頃以下,降低對動植物生存環境的影響,並在6年內復育植被,並建議退回一階環評。
支持復礦的關西鎮里長表示,礦場若恢復開採,能幫助地方居民就業。
詹順貴最後宣布,參考上次專案小組結論,繼續二階環評,評估該開發案對於當地原住民居住或生活環境的可能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