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是原住民學生翻轉社會地位重要的機會,但退學率卻是一般學生的兩倍,最主要原因是「經濟困難」,導致休學甚至被迫退學的命運。教育部明年編列47.28億元經費,比去年新增4.28億元,鼓勵大專校院成立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希望能達到80所以上學校設置,從生活、課業輔導,協助原住民念完大學。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審查教育部預算,立委張廖萬堅指出,目前原漢學生相比,每百人中一般生有84名就讀大學,原住民卻只有50.53名,兩者在學率相差了33%。和往年相比,雖然原民在幼兒園、中小學的休退學率幾乎不到1% ,但到了大學,退學率卻節節高升,去年已突破10%,有12%的原住民大學生,因經濟困難導致休學甚至被迫退學,比率也是一般生的兩倍。
「大學是翻轉身分最重要的關鍵,原住民卻被迫失去這個機會」張廖萬堅表示,原住民學生申請獎助學金的人數逐年升高,但核發比率卻逐年下降,成現反向成長,更顯示國家對原住民教育的投資不僅不足,甚至因為措施不當反而沒有照顧到真正需要被照顧的人,要求教育部增加經費。總統蔡英文先前提出「先工作,再就業」的青年儲蓄計畫,應該針對原住民身分提出專案規畫。
教育部長潘文忠承諾,未來會設立更多原住民專班,保障讓原住民學生能安穩念完大學。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105年已經核定屏教大、聯合大學、世新大學等共15校20個原住民專班,以單招、專班方式,保障原住民就學,106年也會再新增一班。
原住民休退學原因,還包含學業成績不符合標準,李彥儀表示,106年度新增的預算中,有5000萬元鼓勵大專校院成立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提供生活、就業輔導的「一站式」服務。105年,原民生100人以上的97所大專,已有53校設置原資中心或專責輔導單位,預計明年達80所以上學校。
無黨團結聯盟立委高金素梅質疑,大專設立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校數偏低,53校中43校是私立學校,國立大學都沒做好領頭羊,設置情況比私立大學差,「你(教育部長)連國立大學都管不動,要汗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