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到屏東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參加「民族教育觀摩暨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座談會」,稱讚該校幼兒園沈浸式母語教學和排灣族原住民教材貼近生活,提升學生學習動機,成效顯著。潘部長並說,地磨兒老師已具備課程轉化的能力,將書本知識在地化,率先做到了,「非常感動」。
校長伍麗華表示,以往中央的正規課程到偏鄉教學後,出現「疏離感」,而自行編製的系統化原住民教材,充滿熟悉的百步蛇、山豬等元素,成功落實教學。
台東南王國小校長洪志彰表示,此教學方式「很貼近生活」,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自己的文化,上課興致高昂,學習動機強烈,自然提高學習成效。
校長們指出,每個族群的內涵不同,需要「專屬教材」,背後的人力負責統整耆老所提供文化意涵、傳說故事,還得畫出每項元素加入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等課程,相當不易,由於教師也必須了解在地文化,勢必得「增能」。
原民會教育文化處視察黃銘廷表示,全台有300多所原住民學校,共計7所推行原住民實驗教育計畫,目前原民會正爭取經費,最長補助計畫為期12年,希望未來16族都有「代表學校」,帶領各族從教育延續原住民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頭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